通知

 2007年

       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,清水塘列为首批启动的5大示范区之一;同年,清水塘被国家六部委批准为国家第二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。 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08年

       株洲市人民政府组建清水塘“两型”社会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筹建处,启动了《清水塘工业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》、《清水塘工业区规划》等系列文本的编制工作;同年,公司作为清水塘园区发展唯一的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,注册资本1亿元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09年

       公司抓住国家产业、环保等利好政策,积极策划、包装项目,成功将21个项目挤进国家《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规划》笼子;同时,引进BT投资模式,启动了清水塘园区重要交通枢纽——铜霞路一期改扩建工程建设。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2.27亿元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2010年

       公司紧扣园区改造、提升、发展三大目标,在融资合作、项目争取、开发建设三个方面均有创新性、实质性的发展。同时,尝试与国际接轨,引进挪威、戴水道、澳大利亚等机构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先进经验,并就相关环保项目开展战略合作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2011年

       以公司为主体,引进民营资本,合资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环境治理公司,使清水塘园区形成“一体两翼”的发展模式;促成《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》获国务院批准,并将清水塘列为重点治理区域;启动霞湾港一期底泥清淤工程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12年

       在常规银行贷款融资的基础上,大胆尝试发行企业债券、引进基金、世行贷款、项目BT融资等融资方式;完成清水湖生态新城控规及3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并通过评审;启动大湖、废渣重金属治理工程、科技惠民工程及铜霞路二期工程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2013年

      坚持做活融资、做优项目、做赢管理、做强公司的四大举措,完成资产归集,重组为集团公司,注册资本增至6亿元,旗下拥有4家子公司(全资2家/控股1家/参股1家);启动乌丫港治理工程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14年

       克服政策趋紧的不利影响,创新新型融资模式,尝试发行专项企业债券,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,公司债市信用评级达到AA级;清水塘老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;启动新明B、白马、霞湾新城一期、先锋三期等安置房建设工程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015年

       公司实现了融资转型的完美蜕变,全年通过资产信托、私募债、农发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,实现融资总额达36亿元;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9亿元;共启动3个环境治理项目、1个基础设施项目、2个安置房项目及1个旅游休闲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