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知

株洲治霾应采取哪些措施? 政协委员纷纷“撸袖”提建议

文章来源:株洲新闻网   发布时间:2017年01月06日   点击:

株洲治霾应采取哪些措施? 政协委员纷纷“撸袖”提建议

       受北方大面积持续重污染天气影响,加之本地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,1月3日19时,株洲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,同时启动Ⅳ级响应措施。株洲雾霾治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?在这次的政协会议上,政协委员们纷纷“撸袖”提建议,为治霾支招。

委员汪迎伟:对重点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重点监控 

“空气污染是致癌的主因,治理空气人人都应该用实际行动说话。”根据政协委员汪迎伟的提案介绍,在民革株洲市委组织的500余人网络问卷调查中,认为居住条件环境好的只有13%,76.5%的居民认为空气污染是本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。提案中指出,株洲空气恶臭主要污染物是甲硫醇,次要污染物是硫化氢、二氧化硫和苯乙烯,空气污染源则主要来自于一些重工业金属、化工、染料加工等企业。

相应污染企业应增加甲硫醇等验收指标,并安装甲硫醇等恶臭气体的在线监控设备;督促相关企业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、落后产能。严查偷排企业,尽早实现清水塘污染企业的搬迁或者改造;强化政府监督效能,精确执法,对重点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重点监控,发现一例重罚一例。

委员王辉平:重冶化工业行业研究更环保生产工艺

株洲是一座以国有工业为根基发展起来的城市,打造生态城市也应该把城市的“魂”留住。政府可以成立“清水塘重冶化技术研究院”,为国家重冶化工业行业的发展研究更科学,更环保的生产工艺,生产出更高品质,污染更小的产品,把“清水塘工业技术研究院”打造成为文明株洲的另一张闪亮的名片。

委员肖云华:建设环城轨道交通线,提倡“绿色交通”

株洲机动车辆保有量近40万辆,汽车尾气是污染源之一。如果株洲拥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环城轨道交通线,并将中车集团的储能技术投入轨道交通运营,提倡“绿色交通”概念,便可以在节能减排、切断机动车尾气污染源的“战斗”中“再下一城”。

委员杨婷、邹艳君:多用公共交通系统或自行车出行

在强调政府有责任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,也要强调个人义务;作为政协委员,不仅要呼吁、引导全民参与“绿色出行”,更要身体力行、低碳出行,多用公共交通系统或自行车出行,减少自身对空气质量的污染。